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香道文化】明灭忽千年 一炉幽香今再起

2014-12-26 10:035410

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在宋时并称士大夫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然而,何为品香?品什么香?历经千年,这炉幽香传至清末,却在频繁战乱中火尽灰冷,现代人罕有知晓。近年来,随着文玩收藏的盛行和茶文化的复苏,品香活动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中国传统香文化,也逐渐踏上回归之旅。

▶“香学名门”成都有传人
说起这场回归,就不得不提中国香道已故大师刘良佑,以及他创办的“刘氏师门”。“我是第三代弟子。”12月9日,在成都草堂西市古玩城二楼的“天意沉香/如珩香事”,毛庆超向记者介绍,他的师傅吴清,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上海教学部副教授,也是刘良佑的关门弟子。

“香,是中国古人生活的必需品。”毛庆超告诉记者,中国传统香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繁盛于唐宋,遗失于清末。先秦用香以蕙草秋兰为始,汉代开拓香的种类,加入异域奇香;唐代,焚香之风逐渐普及于民。至宋代,香已成为生活中无所不在之物。据史载,宋代有专门的举香药局,掌管各式香药以及香具,并有专门人员在宴客时听候换香等。在《明代十八学士图》中,琴棋书画场景中,也常见列炉焚香的细节。

如今“刘氏师门”复兴香学,也源自这些对历史的再发现。刘良佑早年曾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一次偶然机会,他于乾隆的“多宝阁”发现了一些造型奇趣的小炉,有金银打造,也有珐琅材质,成套堆砌,却不知是何物。翻阅《四库全书》等史料后,刘良佑才得知这是古代的品香工具。

而在当时的台湾,说到“香”,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日本的“香道”。宋、明两代,与斗茶、插花、挂画一同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香道,因为受到日本皇室的推崇而保留至今。中国宋明所流行的某些香事的规范,包括香具的遗物,都在日本得以留存。但刘良佑通过梳理史料、走访马王堆等出土过炉具的遗址、赴日本实地探访,他发现,日本今天的“香道”,与中国古代的“香席”精神并不全然相同。

“中国人用香,最早是熏香,后是焚香,最后才演变成香席。”毛庆超认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素食文化,为何在宋代相当盛行?
当今社会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在吃的方面不再克制,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摆脱的肥胖和健康问题,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素

0评论2022-04-12749

素食天堂 一 素食旅行者的推荐
健康饮食新风尚在全球兴起,素食已经是有识之士公认的健康饮食。作为一名爱旅行的素食主义者,由衷地推荐十个素食天堂!不能错过

0评论2019-06-18743

素食,舍得之间的信仰
素食是什么?恐怕每个人都能说个一二三来。素食不见得都是宗教,但却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

0评论2019-06-18636

素食戒杀:不吃肉的快乐
食不在肉,营养就好,欲不在性,梵行更佳,虽是凡人,其乐也大,娱乐有健身,善缘无恶报,无打针吃药之苦,无后世纠缠之恼,现世得安稳,后有西方之极乐。弟子云:何苦之有。

0评论2019-06-18618

素食营养功效汇总
在修学佛法方面,大家一定要遵循次第,不能一开始就奔最高的法,因为在修最高的法之前,必须要有非常稳固的闻思。现在有些人连皈

0评论2017-09-234494

不吃早餐的6大危害
不吃早餐的6大危害 1.大脑会“饥饿”,能量不足会导致大脑疲劳、精神不集中。 2.胃部会闹情绪,长时间饥饿,胃酸过多,容易胃炎

0评论2017-09-2349086

六月素
立秋之余,便是残暑了。黄昏边缘,倏忽而来的疾风骤雨,此起彼伏,落得箫鼓追随,让苦了一夏的人们,心里耿耿的,多少有了一点宽

0评论2017-09-2398067

秋天四款素食便宜又润燥
立秋以后,大多数人都喜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将来的严冬的寒冷。可是,经过一夏的折磨,

0评论2017-09-2343094

食素者营养均衡关键在搭配
近年来,吃素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素食人群约5000万人,如果膳食组成不合理,将增加营养素缺乏风险,建议素食者应坚持:   谷物为

0评论2017-09-236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