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的声音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从小就被家人送去寺院做小沙弥,小沙弥虽然听话也算乖巧,但就是有时脑袋有点不灵光。在过去的寺院,如果有小
0评论2016-11-0810865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有名气。他常常在寺院给出家师、在家弟子讲经说法。 张居士不戒酒肉给人一种
0评论2016-11-0859366
素食主义完全契合佛教教义
我是传统的佛教徒,就像许多东南亚人一样。1992年,我从缅甸(Myanmar)前往马来西亚,因缘际会获得了《即刻开悟之钥》样书,而且
0评论2016-11-0828156
佛教的正法、像法与末法
佛教的正法、像法与末法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的略称。又称“正像末三时”或“三时
0评论2016-04-0950078
念珠的佛教文化内涵
【念珠的佛教文化内涵】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吗》一书中说:“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
0评论2016-04-096797
僧人为何称为福田僧
僧人为何称为福田僧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
0评论2016-04-0966188
什么是释尊八相示现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代的史迹,简述于下:01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
0评论2016-04-0996841
贪、嗔、痴
【佛教知识】贪、嗔、痴2016-04-08 千年古刹 无极县兴国寺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
0评论2016-04-0950616
寺、院、庵的区别是什么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
0评论2016-04-0938520
寺庙里敲钟的讲究
梵钟的产生是佛教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
0评论2016-04-0950336
千手观音的来历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
0评论2016-04-098016
佛教知识卍什么是和尚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
0评论2016-04-0912434
天龙八部
〖一、弥勒菩萨〗弥勒也是与我国汉传佛教地区甚有缘份的菩萨。据佛经上讲,他本为释迦牟 尼佛祖的弟子,先于佛入灭,上升到弥勒净
0评论2016-04-0935909
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长子,其功德广如虚空、深如大海、高如须弥,即使十方诸佛在千万劫当
0评论2016-04-0942070
佛教的节日
〖一、念珠、木鱼、山门〗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 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
0评论2016-04-0998789
为什么说要转变命运只有先转变自己
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
0评论2016-04-0943370
道谛之修道中出世间道
出世间道,就是无漏道,即于修道中法智类智所摄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及彼相应的三摩地,皆是出世间道。其所依定,或者是未
0评论2016-04-0963726
抄经功德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抄经的殊胜功德抄经不仅赞法、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
0评论2016-04-0990753
供僧功德
供僧功德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
0评论2016-04-0975437
避免造口业
避免造口业 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的口业只是一种习惯,他们没有想到是否造
0评论2016-04-095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