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真正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应当奉行八正道,及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以增长智慧;礼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皈依后,要以佛法来规
0评论2016-04-0912418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略显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何等为十?(一)【最胜威力】。最上第
0评论2016-04-0996184
佛教寺庙知识 五观堂
五观堂: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也称之为香积厨。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也就是说,
0评论2016-04-0916779
佛在心中人自安
有人说,人性本善,然而做法却得不到认同。人在做每件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把它做完成,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安理得,那么,有哪
0评论2016-04-0948047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为何灵感无比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
0评论2016-04-0958794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行善积德是两回事,我们修行有主行和助行。念佛是主行,要在内心做功夫;行善积德是助行,帮助我们念佛得
0评论2016-04-0915334
四大菩萨坐骑及象征意义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
0评论2016-04-0937406
菩萨十地
菩萨十地 行者发菩提心,作度他事业,即是菩萨,然此菩萨,虽发大心,而德学的修养皆不够,不过具名而已。所以菩萨从初发心,虽经
0评论2016-04-0949662
众生轮回六道的生死根本是什么?
一切众生,所以轮回六道,都是由于淫欲未除,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生死根本,欲为第一,不动淫欲,就没有投胎的事情,所以淫欲是
0评论2016-04-0954695
敕修百丈清规
在唐玄宗到宪宗的时候,百丈怀海(720~814)禅师制定了清规。很多人以为禅宗是特别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0评论2016-04-0934276
佛教中的吉祥花,你知道吗?
莲花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极深,可以说有佛教的地方就会有莲花。我们常看到,佛菩萨或坐或站于莲花台之上,有的掌托莲花,有的手
0评论2016-04-0967496
双手合十背后的佛学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
0评论2016-04-0954244
诵持《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可罪灭前世业障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是宋朝的不动法师定出来的。不动法师是梵僧,修行密宗的金刚部,功夫很深,所以也称金刚法师。礼:礼拜,顶
0评论2016-04-0935098
在家人如何修行?
修行人应该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每天十二时辰,讨求生死大事才好。如果只是随群逐队,哄哄闹闹过日子,一日忽然死了,阎王老子
0评论2016-04-0999744
什么是修行人八件大事?
一,拜佛——敬佛的德行;二,念佛——感佛的恩情;三,持戒——履行佛的行为;四,看经——明白佛所说的道理;五,坐禅——达到
0评论2016-04-0992630
会错意的“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在哪四个大呢?不懂佛法的人,会脱口而出:“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
0评论2016-04-0941256
进入大殿的礼仪
潮 . 音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
0评论2016-04-0954725
佛陀箴言:佛说不可以造半身佛像
《优婆塞戒经》: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
0评论2014-12-30577
永宣佛像造像与西藏本土造像
由于永宣佛像是皇室御造的宫廷造像,主要来源于西藏,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标准,造型优美,比例舒适,但与西藏本土造相相比,永宣
0评论2011-02-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