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庄严道场的佛具 经幢

2011-02-20 16:2815990
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三层基坛之上,隔以莲华座、天盖等,下层柱身刻经文,上层柱身镌题额或愿文。基坛及天盖,各有天人、狮子、罗汉等雕刻。

  一般最常见之经幢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多,其次为《白伞盖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吉祥大兴一切顺陀罗尼》、《金刚经》、《般若心经》、《弥勒上生经》、《父母恩重经》等。

  经幢的由来,根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国于中唐以后开始盛行此种信仰,而有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众生之利益供养,而在佛寺大殿的前庭等处造立经幢。依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所记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八四O年),圆仁过思阳岭时,曾见尊胜陀罗尼经幢,幢上篆有佛顶陀罗尼及其序。由此可见,经幢之建造始于佛陀波利传译《尊胜陀罗尼经》之后。此建造经幢之风习,于宋、辽时代更见盛行,但其后即渐衰退。

  今日思阳岭上存之陀罗尼幢,乃后世所造立,上有宋·天圣四年(公元一O二六年)之铭文。又,河南省郑州开元寺亦有尊胜陀罗尼经幢,八角二层,立於基坛之上,下层柱身刻陀罗尼,上层柱身刻佛龛,龛侧有铭,依铭文所记,可知此经幢系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八八五年)六月十日所造立,后唐明宗天成五年(公元九三O年)五月重建。此外,浙江省杭州灵隐寺、下天竺寺、梵天寺及河北省顺德府开元寺、封崇寺、赵州栢林寺、正定龙兴寺等处,亦有经幢。

  又,四川五代、两宋的石窟中亦有陀罗尼经幢,但此时期的经幢多与各种密宗题材成组出现。如大足北山二八一窟中,龛内经幢为八面柱形,幢顶雕一八角亭阁,龛下每面刻一坐佛,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造型小巧精致,并与多种密宗像同处一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庄严道场的佛具之一幡
幡(梵pataka,pataka、dhvaja、ketu),幡为旌旗的总称,又作幡。音译波哆迦、驮缚若、计都。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

0评论2015-01-27519

开佛具店必知的佛教法器知识
何为佛教法器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

0评论2015-01-27389

禅门的法器 界尺
界尺,为文具,以画界罫线,兼镇纸幅,与戒尺不同。  界尺为画线兼纸镇的工具,其材质并无记载,但在《五代史唐赵光逢传》中说

0评论2011-04-201007

禅门的法器 曲彔
曲彔是椅子的一种,常见於禅宗公案中。原来是胡椅的俗称。又称为圆椅、交椅、参椅。其形状弯曲,有四脚,两脚交叉,有椅背;因为

0评论2011-04-201188

禅门的法器 蒲团
指禅林中坐禅用的垫子,作用在坐禅时使腰部省力竖直。坐物以蒲编造,其形团圆,故言蒲团。  在《永平清规办道法》中说到禅堂中

0评论2011-04-201130

禅门的法器 香板、竹箆等警策法具
警策是指警察策励,精进修行之意。香板应与日本传回中国禅宗的警策棒相同,乃纠正僧众于坐禅之怠惰、瞌睡、姿势不正警醒用具。 

0评论2011-04-201247

禅门的法器 如意
如意是说法、讲赞、法会时,讲师手持以示威仪的用具。原来为出家人的日常用品。  在《四分律》卷一九中说:可用铁、铜等金属,

0评论2011-04-201016

禅门的法器 拂子
拂子(梵vyajana )用以拂除蚊虫的用具。即在柄上札束兽毛、棉、麻等而成者,功用与尘尾同,而形状各异。又单称拂,或称作拂尘。

0评论2011-04-201050

禅门的法器 戒刀
戒刀(梵sastraka),比丘所持的十八物之一,用于裁衣、剃发、剪爪等的刀子。  《僧史略》中说: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

0评论2011-04-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