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菩提子佛珠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佛教文化  苏州佛事展  红木家具  佛教用品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教艺术品行情增长惊人

   2013-10-08 418
核心提示: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9-2011年的大幅扩张后,2012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各项主流门类的交易量及交易额与高峰时期相比,均有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9-2011年的大幅扩张后,2012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各项主流门类的交易量及交易额与高峰时期相比,均有30%-60%的萎缩,但在一片萧条中,各个拍卖场中的佛教造像却保持了令人惊异的增长。笔者盘点了2013年全球春季拍卖的成绩发现,佛像交易的形势表现非凡,值得做一个综合评述。

  承接2012年在世界各个主要拍卖会场的优异成绩,2013年全球的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中前后共出现了八个佛教艺术专场,均取得令人振奋的成交记录:

  拍卖公司专场名称拍卖日期成交总额(RMB)成交率

  纽约邦瀚斯印度与东南亚艺术3月18日940.9431万元52.63%

  纽约佳士得印度与东南亚艺术3月19日10887.1094万元66.21%

  纽约佳士得重要私人珍藏早期唐卡3月19日1846.875万元50%

  纽约苏富比印度与东南亚艺术3月20日2774.2593万元73.13%

  中国嘉德盛世佛缘5月13日5083.6万元84.08%

  北京瀚海五觉6月2日9103.4万元100%

  北京匡时福报-万千造化6月4日2524.82万元53.13%

  北京保利自在菩提6月5日5777.03万元68.8%

  (统计数字来自雅昌艺术网)

  这八个佛教艺术品专场,收获超过3.89亿元的成交总额,平均成交率为68.49%,与其他正在缓慢回暖中的拍品门类相比,这的确是相当不俗的好成绩。其中,纽约佳士得“印度与东南亚艺术”专场创造了历来最高的拍卖纪录,达到人民币1.08亿元;而北京瀚海的专场则亮出了罕见的白手套——100%成交!另外三家的专场也因为换成了几位资深的行家来主导拍卖,如中国嘉德的“盛世佛缘”专场即是交由业内资深佛造像行家钱行伟先生主理,故在拍品的市场性和商业性上显得非常专业、准确而真实,取得的好成绩自是理所当然,相信这个模式在日趋专业细分、竞争白热化的拍卖市场上会越来越成熟。而西藏唐卡艺术也登堂入室,坐上了主角位置,几张重要的早期作品均拍出亮眼高价,如纽约佳士得春拍推出的纽曼氏珍藏重要早期西藏唐卡专场中,一张极其珍罕的13世纪西藏唐卡——描绘了释尊及100个佛本生故事图,拍出了折合人民币790万元的高价,唐卡艺术悄然绽放,正迎头赶上与金铜造像的差距。从附属的角色到现在的独当一面,佛教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正展露峥嵘,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在书画、陶瓷后的第三个主流版块。

  基于佛教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与深厚悠久的历史,以金铜与木石雕造像为主的佛教艺术品一直是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中一个重要的门类,特别是在拥有两千多年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厚的群众信仰基础,而佛教艺术的创作与鉴赏,也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伊始至今,没有间断过。在长达2000多年的岁月里,流传至今的佛教艺术品的数量可谓浩如烟海、灿如繁星,具有鲜明浓郁的时代、地域、民族等风格样式,在研究、收藏的体系里,也有不同的流派和讲究,我们试从拍卖市场的角度来解读目前的投资与收藏状况。

  活跃在国内外拍卖及收藏市场中的佛教艺术品可大致分为中原、藏密及印密等三个主要门类。

  中原即汉传佛教艺术,指中国内地历来的作品,主要有金铜、石雕及木雕三个主要品种。早期佛教艺术涵盖了从五胡十六国时代至唐代这600余年间的作品,佛教正是在这段时期由印度传入并广泛传播,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在这个胡夷异族轮番入主中原的战乱时代里,普罗百姓在悲惨的季世中转而向佛教寻求平安幸福,凿窟造像、发愿供养之风炽烈,佛教造像艺术因此得以蓬勃发展,这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因年代久远,能辗转流传至今的作品已经非常稀少,大部分是被盗取下来的石窟造像,如著名的巩县、天龙山、云冈、龙门、響堂山等等,于上世纪初大量流散往日本及欧美,并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仅有极少数在私人手中珍藏或流通。这类高古石窟造像,一般都具有清晰的收藏、递藏背景,偶然在拍卖会上释出,都会受到欧美及日本和台湾资深藏家的追捧;另一类就是金铜造像,流传市场的数量要比石造像略多,这类鎏金的铜造像,多是尺寸较小的作品,一旦尺寸超过20厘米,就会引来相关买家的热烈关注。近年来,沉寂多时的高古金铜造像价格开始猛涨,但因货源极稀有,而买家对作品的传承记录也非常重视,故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藏品。对于中原高古佛教艺术的研究、考证、著录、收藏等,基本都由海外学者、古董商和藏家完成,如由喜仁龙(OsvaldSiren1879-1966)于1925年编著出版的《5-14世纪的中国雕塑》(ChineseSculpturefromtheFifthtotheFourteenthCentury),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关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的经典学术著作;另外,著名的日本佛教造像艺术学者大村西崖所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及松原三郎于1961年出版的《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均是非常重要的学术专著,也是学者和收藏家们必备的参考工具书。故中原高古造像的主要买家向来也是以资深的日本及海外藏家为主,但最近的市场交易显示,已经有小部分国内的藏家也跟进出手,相信不久将来,随着对佛教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深入了解,此类门槛较高的作品也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中原中古时期,是指宋、金、辽、元时代的佛教艺术作品。此时,中国的佛教已经走向世俗,艺术风格也有了完全不同的面貌,特点是以大型的木雕作品受到市场和藏家的钟爱。目前国内举办私人博物馆的风气方兴未艾,这种传世极少、体量较大的作品,自然会受到格外的青睐,在拍卖会上的价格也扶摇直上,去年在法国佳士得以超过底价45倍的900万欧元成交的元代木雕观音像,说明了这个版块的优厚潜力正在发挥,同样,稀缺的货源还是掌握在欧美日资深藏家的手里,一般难以释出,而出品的传承和著录也是高价成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原的晚期佛教作品,就是目前拍卖市场最火热的版块——明清佛教艺术作品。由于相对历史较晚、存世作品量相对较多、研究著录的资料也比较丰富,所以明清时代的佛教艺术品,一直是国内外佛像拍卖会的主要板块,尤其是尺寸大、鎏金明亮、出自宫廷作坊的铜鎏金作品,更是拍卖会上的明星,不但价格高居不下,而且保持稳定,不乏热情慷慨的捧场客。以明代永乐、宣德和乾隆六品佛楼为代表性的宫廷造像,以华丽明亮的鎏金效果、精致的铸造工艺和稀有的传世量为卖点,富有装饰性,从七年前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伦敦收藏家Speelman先生珍藏的一组永宣宫廷造像取得轰动性的成交记录后,国内也旋即掀起了佛像的收藏和拍卖热,宫廷造像一直是各大拍卖会上的重点和焦点,估计这个热潮仍会继续。此外,清初的蒙古佛像也在拍卖市场上展露锋芒,这就是匝那巴扎尔风格的铜鎏金造像,因天赋艺术奇才的第一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而得名,它的精湛细致的铸造工艺和华丽明亮的鎏金效果赢得了拍场的热烈追捧,这组华贵的造像成交价最近也节节攀升,成为新入市的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热点。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时期德化窑白瓷塑像,在最近的拍卖会上也屡屡创出高价,看来是有来自原制作产地的收藏家在组建专题收藏,值得密切关注。



北魏太和八年刻铭铜鎏金莲花手观音站像 高15.6厘米 29.3万美元 2013年纽约苏富比春拍

  藏密系统,指的就是西藏与尼泊尔地区制作的佛像,也是以金铜造像为主,年代跨越10至19世纪。以造型丰富多变、艺术风格鲜明、神秘迷人著称的西藏密宗金铜造像,一直是拍卖会上的核心版块,具有非常坚实而广大的国际市场。如纽约佳士得与苏富比每年举办的两次印度与东南亚艺术专场已经坚持了20多年,而西方由来已久对藏传佛教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促使了藏密佛像在西方世界的收藏众多、体系完整、品味卓越。印度佛教在公元12世纪即在大军压境的伊斯兰教的破坏下完全消亡,却辗转传到西藏生存下来,并且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发扬光大、开花结果。在西藏密法传承中,从时间以及修持体系来说,主要分两大传承:旧密和新密。旧密主要是莲花生大师所传之大圆满等法,新密是后弘期萨迦、嘎举、格鲁等教派所传之密法。依传承的法脉不同、依止的经典不同、修炼法门的不同,遂产生出无数种类繁多、名号各异的本尊、上师、成就者、菩萨、空行母、护法等等门类的造像,形成了一个灿烂的万神殿,使藏密艺术充满的奇异的、神秘的、变化万千的艺术魅力。西方多位著名的学者,如GiuseppeTucci、PratapadityaPal、UlrichvonSchroeder等,也出版了众多经典巨著,为藏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西藏密宗造像艺术的魅力在西方收藏界得到了全面的诠释与认可,并带领的收藏与拍卖的风潮。

  早期藏密艺术显然是受到发源地印度的启蒙,中期则深受尼泊尔艺术的影响,而后期则因为与中原汉地明清朝廷的密切来往而融合产生出汉藏风格。在目前的拍卖与收藏市场上,以14至16世纪的藏密作品最受欢迎,这也是藏密造像艺术的黄金时代,如最近几年来在拍卖会上屡创天价的丹萨替造像,就是来自位于西藏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丹萨替寺,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的帕竹噶举派寺庙,由当地大贵族朗氏家族世袭管理,并在公元14世纪达到了兴盛顶峰。丹萨替造像有着浓重的尼泊尔艺术基因,以明亮灿烂的鎏金和华丽繁缛的装饰为特点,成为藏密造像中的遗珠,直至最近才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并迅速得到了国内外收藏界的高度赞许,成为拍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拍品。

  印密系统指的是印度以及泛喜马拉雅地区的密教造像艺术,主要包括印度的犍陀罗、笈多王朝、帕拉王朝、朱罗王朝、克什米尔等地区的作品,年代应从公元4世纪至12世纪,属于早期佛教造像的范畴,包括了犍陀罗地区的泥塑、石雕以及后来的铜造像等。这个版块的佛教造像风格迥异,艺术特征鲜明,一直是欧美藏家们所青睐的品类,主要在纽约及欧洲的拍卖会上出现,如雄伟的犍陀罗石雕和精美的帕拉合金铜造像等,而目前国内的收藏家们对此仍了解甚少,因为起步甚晚,而国内关于这个时期和地区的佛教造像史与鉴赏资料也非常少,故这些早期艺术珍品对国内的拍卖市场来说仍然是非常陌生的,需要时间来学习和了解。

  2013年春季拍卖的成交结果令人振奋,佛像市场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国内的收藏家也开始拓宽收藏的眼界和层次,并不仅仅局限在明清宫廷作品上,而尝试向高古的方面发展,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相信下半年的拍卖市场仍然是火热的,精彩的藏家旧藏品也会在市场上陆续释出,并促使这个版块向更专业和更学术性的方向提升。纽约市场仍将是国际化品味与买家的构成,而国内的拍卖会在资深行家们的带领和操作下,一样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其中,北京翰海仍将维持多元化、国际收藏品味的风格,在一西平措先生多年的坚持下,这个拍卖品牌已经凝聚了非常良好的艺术与学术氛围;而嘉德与保利则转向资深行家引导性的方式,使这个版块有了显著的专业性提升,相信2013年秋拍季仍将创造令人鼓舞的好成绩。

  佛教造像蕴含了深厚的宗教、哲学的义理,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沉淀,凝结了两千多年虔诚信众与能工巧匠的智慧,并通行全球的收藏与拍卖市场,是古代艺术品中的主流门类。基于佛像制作的本意,是用于崇拜、表征和修持,尤其是密宗佛像,必须严格依照佛像制作的仪轨来制作,而并非纯粹作为观赏、装饰之用,故必须对佛教的历史及义理有些基本的了解,才能认识到佛像真正的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佛教传播之广、流派之繁多、艺术风格之多变、各种神格、法脉、传承之复杂,也使佛像的收藏难以全面,故针对一个主题或系列开始研究学习、庋集收藏,才是正道。那种理想修建千佛堂、万佛殿的方式,仅仅是收集,而不是收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众号 和 小程序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200035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