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菩提子佛珠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佛教文化  苏州佛事展  红木家具  佛教用品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汉传金铜佛像:唐丰满宋平和 大肚弥勒千手观音的演变

   2012-07-21 1521
核心提示:  中国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瑰丽灿烂,其中不乏庄严精美的各类佛像,这些佛像制作精美,绚丽多姿,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抚慰人

  中国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瑰丽灿烂,其中不乏庄严精美的各类佛像,这些佛像制作精美,绚丽多姿,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抚慰人们的心灵,是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的。

  何谓汉传金铜造像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魏晋以降,佛教艺术遂成大宗。论造像,有金、银、铜、铁、石、木、玉、陶、瓷、泥等多种质地,从形象上细分,则有诸佛、观音、菩萨、罗汉、护法等等。金、玉佛像自身材质昂贵,传世品极少,而木、陶质地的造像,又易于损毁,难以长期流传,于是铜质和石质的造像就成了数量最多的两大类。石质造像一般不易移动,因之金铜佛也就成了可移动的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

  所谓金铜佛,通俗一点讲就是表面鎏金的铜佛像。中国金铜佛制作大约有两千年历史,但具体始于何时?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现代人将中国古代金铜佛分为“汉传”和“藏传”两大类。汉传金铜佛自东汉始造,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历史跨度漫长;藏传金铜佛像以元明清传世品多见。汉传金铜佛像,大部分受印度“犍陀罗”样式的影响。犍陀罗地处古印度西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建国约在公元1世纪,由于曾一度受到马其顿亚力山大的统治,佛教造像吸取了希腊后期雕塑与印度北部犍陀罗的艺术形式,相混合而形成犍陀罗式。这种样式传入中国后,即被中国能工巧匠吸收、融化,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造像。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的造像都具有与当时社会习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征。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瘦骨清像”,让人们想起了“建安风骨”;唐代造像的华严大气,则体现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纳百川的辉煌气象;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仿佛已走入了人间,成了人们自己身边的你、我、他,显得非常可亲、可敬。

  汉传金铜造像存世现状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能体现中国古代艺术家卓绝技艺和时代特征的艺术珍品,至今传世很少。原因是,封建社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政治权力而动的。皇帝信佛,利用佛教来统治人们的意志,巩固政权,可以下令大建寺庙,狂造佛像;一旦发现寺庙中有“风吹草动”,威胁到自己的政权,即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下令毁佛灭法,甚至滥杀僧人。历史上的几次毁佛灭法运动,以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知毁了多少寺庙,各类精美的佛像自然难逃厄运!

  虽然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毁佛灭法运动,大量精美的金铜佛像被损毁,但汉传金铜佛像制作历史毕竟很长,一些精美的作品还是被传承下来。不过让人失望的是,不少汉传金铜佛像的顶级之作不在国内,而在海外。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的-尊坐像,是目前存世最早有纪年的十六国时期的汉传金铜佛像作品,国内的一些有关佛教的著作大多都提到它;美国波土顿博物馆收藏的一尊阿弥陀佛金铜佛像组像,是隋唐时期的汉传金铜佛像顶级之作,其华丽程度无与伦比,该像曾藏日本,后又被美国人高价购得。此外,美、英、法、意、日等国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的私人藏家手中,都有许多汉传金铜佛收藏。而走进国内博物馆,一些省级大馆不要说有一两尊类似的金铜佛,就是连普通的作品也没有。大陆只有故宫博物院有较多的藏品,此外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只有少数几家艺术博物馆有所收藏。过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传金铜佛像稍多,而年轻的上海博物馆高瞻远瞩,征集了一批汉传金铜佛像精品,目前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

  各时期造像的不同风格

  东汉、十六国时期是中国金铜佛像制造的起步期,这一时期的金铜佛像制作大都比较简洁,坐佛像多,立佛少。佛像大都是高肉髻,有些磨光肉髻。结跏而坐,双手重叠,或手施无畏印。大多双目下视,表情平静,有些略带微笑。服饰多为通肩大衣,纹路深刻、流畅,给人以朴实无华之感。有的整体制作,有的可以拆卸。这些特征后来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定式。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金铜佛像制造的繁荣期。此时的佛像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一些能工巧匠制造出许多千姿百态的佛像作品。此时的佛像,大都或坐、或立在方形座上,背有莲瓣形、火焰形背光。北朝佛像随着政权的更迭不断发生变化,时胖时瘦。南朝十分推崇“秀骨清像”,所铸铜像大多清秀。此时的衣着,大都为具有汉式风格的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繁复飘逸,衣褶层层叠叠,显得厚重而潇洒。这一时期还出现不少碑形组合造像。如著名的“西方三圣”,碑中主佛为阿弥陀佛,左、右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

  隋唐时期是中国金铜佛像制造的辉煌期,一些精美绝伦的金铜佛像顶级之作就出现在此时。就金铜佛像而言,立佛较坐佛多,有些立于莲花座上,有些赤足落地。隋代结束割据,得到统一,但地域辽阔,各地佛像制造风格不一,很难定断,总的感觉是比南北朝时显得丰腴圆满。有些佛像头大身小,体态壮硕,脸部呈长方形。此时的服饰已显豪华,大都璎珞粗大、饱满,束冠缯带低垂,帔帛下垂至足,显得飘逸秀美。唐代佛像以胖为美,大多脸形饱满,轮廓鲜明。菩萨多弯眉细目,“希腊鼻”高挑,樱桃小口;“S”体形较多,婀娜多姿;有些上身裸露,丰乳突出,充分体现了女性特有的丰满圆润之美。不少菩萨造像多以上层社会中的美女为模特,俨然一副贵夫人气派,即所谓“菩萨如宫女”“宫女如菩萨”。佛像服饰已十分华丽,整体工艺精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这一时期的佛像一般较好认定。

  宋代的金铜佛造像走入世俗化、人间化,造像大都显得十分和谒可亲,过去佛像那种神秘感已经荡然无存。一些造像姿容美丽,比例匀称,具有高度的写实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迎合世俗化的需要,一些工匠将原本清秀的弥勒佛演变成“大肚弥勒佛”,一直流传至今,受到人们的欢迎。以拯救人们于苦难中的千手千眼菩萨也诞生在这一时期。

  辽代和金代与宋代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这时的金铜佛造像必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与宋代造像大同小异。辽代佛像大多神态自然;金代佛像则大都丰满健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众号 和 小程序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200035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