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菩提子佛珠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佛教文化  苏州佛事展  红木家具  佛教用品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宝载文化魂 流传千年香 海南佛教七宝略述

   2014-10-09 310
核心提示: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将一把仿明朝风格的黄花梨交椅赠予拉赫蒙总统。人们的目光溯黄花梨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将一把仿明朝风格的黄花梨交椅赠予拉赫蒙总统。人们的目光溯黄花梨之源而来,猛然间发现,国宝黄花梨,成了国礼。

 
  仍是国字头的定位,但从“宝”到“礼”,一字的迈进,振奋了收藏者的心。
 
  海南从来不乏宝贝。海南黄花梨、沉香、降真香、砗磲、玳瑁、黎族织锦……这些温热的字眼,曾经在历史上书写过一段又一段传奇:向上土贡,对外贸易,空间的延展让海南气息弥漫九州;而不论是文人雅士手中笔,还是普通百姓身上衣,淌过流动的时间,无不沉淀出海南的文化魂。当这些海南宝贝再次闪耀光彩,懂史的人会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回归。
 
  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海南日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承办的“2014海南秋季收藏博览会”已奏响序曲。一场关于海南文化之魂的寻找,即将拉开序幕。
 
  “国”的魅力 辉煌往事今日始回归
 
  大国外交,一言一行都会被聚焦并解读。黄花梨交椅成为国礼,使得收藏者的目光再次聚焦海南黄花梨,它的“国际范儿”为海南宝贝们打开了一扇新门,从中,可眺望未来。
 
  这是一种迈进,更是一种回归。海南宝贝正在找回属于自己的荣光。
 
  海南黄花梨有过辉煌的历史。海南省花梨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宝花梨》一书的作者张志扬介绍,早在1000多年前,花梨就已成为进贡宫廷的贡品,唐朝时就有人为此记载过。
 
  到了明朝,人们利用海南产黄花梨木,集中国哲学思想、建筑、书法、雕刻、寓意、艺术设计等多种文化元素为一身,在宋代家具造型的基础上形成了明式花梨木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将中国家具艺术推向了极致。
 
  张志扬介绍,唐朝至清代末期这个时段里,海南黄花梨木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在它身上承载着皇权、礼制,体现着等级制度,它是贡品,是奢侈品,是皇宫的御用品。除皇宫使用外,仅能由少数皇族、大臣们享用。“几百年后的今天,被西方誉为东方璀璨艺术明珠的明式花梨木家具,已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
 
  流转千年的美,别有一种魅力。张志扬撰文回忆道:1998年,当他得到第一对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圈椅时,身边就像有了个“恋人”,而他被征服了。每次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他总是先用毛巾将它们擦擦,然后坐坐,摸摸,围着它们仔细地观察半天,听说人体的汗油能使花梨木家具表面发亮,便常常夜里独自一人在家时,脱光衣服,用背部和臀部的汗油擦蹭椅子。
 
  美物,海南岛从来不缺;国宝,海南岛一直都有。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据文献资料,此名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
 
  除了珍珠,砗磲也是海南宝贝之一。清代六品官员佩戴的朝珠和官帽的顶子,就是砗磲珠。《清史稿本纪卷九世宗胤雍正八年》明确规定了官员佩戴顶珠的标准:“一品官珊瑚顶……六品官砗磲 顶……”而古时就珍贵稀有的砗磲,还是佛教所尊崇的七宝。至于玳瑁,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海口地属珠崖郡玳瑁县,其中玳瑁县地,因当地盛产玳瑁而得名。
 
  盛产美的海南,又何尝不是一颗珍珠!降真香、沉香、海南黄花梨、砗磲……顺着历史的藤蔓,它们的内蕴在笔墨和生活之中淋漓显现,它们才能脱离狭小的空间限制,在广阔的历史和文化中闪烁。
 
  香的萦绕 沉淀千年的文化气息
 
  宝贝失掉了文化便不称其为宝贝,文化失掉了宝贝便缺了附着物。近年,让一些收藏者激动的是,度过休眠期的中国香文化正在苏醒。海南的文化魂,也将再次散发出一缕又一缕香味。
 
  “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烧出来的,烧香烧出来的。”曾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习和研究香文化的北京惠通香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香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傅京亮说。
 
  傅京亮从香文化6500年的历史厚度中随意抽出一页—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香不离身,不大的一部《离骚》,有关人们“佩香”习俗的描写,就有51处之多。傅京亮说,香在屈原那里,成了道德的化身。“颐养心性,涵养道德,是古人喜香、用香的根本追求。”
 
  而海南是名副其实的香岛,海南有冠绝天下的香。“品香高士、和香大师苏东坡曾拿海南沉香中下品和越南的上品对比,说越南的只能去烧文字。”傅京亮说。
 
  降真香、沉香、降香的萦绕中,中国文化里弥漫着海南的香味。
 
  一位修为甚高的僧人为海南香所吸引,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云彩,却带走满衣的香味。
 
  公元748年,东渡日本传法的鉴真所乘海船因台风漂到海南振州(今三亚市),在此留住一年。其随行弟子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自振州到崖州界(今海口市),但见“香树聚生成林,风至香闻五里之外。”鉴真东渡就携带沉香、甲香等香料六百余斤。
 
  在我国已经消失了三百多年的降真香,近两年在海南又被重新发掘。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赠朱道士》一诗中写下了“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的诗句。一个“唯”字,重若千金。
 
  作为贡香、皇宫御用的奢侈品、养生物品、入药和道教用香精品和信物,降真香本来就是国宝。它的再次发光,是一种回归。
 
  酒香不怕巷子深,香呢,万水千山外也能萦绕人心。
 
  傅京亮说,香文化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当时,焚香、和香成为古代文人雅士、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花间酒肆、青楼玩场都有了用香的习俗,而且有斗香风气的流行。人们行走坐卧都离不开香。这一时段,赞美海南香的诗文也灿若披锦。
 
  北宋宰相丁谓在谪居崖州期间,写下崖香名篇《天香传》。他为海南沉香作传,沉香名扬四海,成为“天国之香”。
 
  海南沉香收藏协会、黄花梨收藏协会秘书长魏希望说,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造就了三香瑰宝。他认为,三香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道德,值得提倡。
 
  物的传播 飘洋过海的海南传奇
 
  作为贡品上供朝廷,作为商品参与贸易,海南宝贝有过很多黄金时代。
 
  海南岛从西汉中央封建统治设郡开始,直至清封建王朝的灭亡,除时因封建中央统治的者的“怀柔”政策而免,海南岛一直实行“土贡”制,三年一贡。
 
  宋代的《诸蕃志 海南》中列举了宋代海南岛土贡品和贸易品的种类:沉香、蓬莱香、鹧鸪斑香、丁香、槟榔、黎巾莫、花梨木……而清代《崖州志》列出的明代贡品中,有沉香、槟榔、花梨……这些进贡的物品,品质上乘的,因沾上了皇气而成为了宝物中的贵族。
 
  而商品贸易,更是让世界见识并享用海南宝贝的美。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饱蕴着黎族妇女的创造才能和艺术造诣,其图案中呈现着黎族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而据记载,黎单、黎幕在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
 
  张志扬介绍,中国举世闻名的与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有两条,即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印度洋、波斯等商船,每年来往商船避风、补给的场所,海南岛盛产的热带土特产引起人们的重视。当时,海南岛输出的主要是沉香、花梨木、槟榔、椰子、赤白藤、黄腊、高良姜、苏木、吉贝、水晶等。
 
  当时海南岛作为对外贸易的商业口港,已发展到20多个。明代著名理学家丘浚记录了当时海口港的繁忙景象:“海口是为港门,帆樯之聚,森如竹立。”
 
  美是可以超越国界的。“海南沉香在日本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东南亚和欧洲,国际友人认识海南,向往海南,沉香便是信使,是纽带。”魏希望以沉香为例说,沉香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信仰,成为共同尊崇的信物。
 
 
  2012年5月,魏希望说,在广东东莞寮步镇参加沉香文化节期间,曾同日本最古老的香社、有500多年传承的日本志野流掌门蜂谷宗芯交流,蜂谷宗芯对他说,志野至今藏有一块唐朝时期的海南沉香,已成为他们家族香道历史的见证。期间,宗芯先生为了深入领略海南沉香的身后底蕴,跟随崖香品藏大家张晓武先生到北京,历时十天流连忘返。
 
  “顶礼海南香如木中舍利的虔诚之心,由此可见一番。”魏希望说,目前,海南香被国内外沉香爱好者广泛推崇,海南已成为崖香的圣地,名副其实的香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众号 和 小程序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200035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