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菩提子佛珠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佛教文化  苏州佛事展  红木家具  佛教用品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觉醒法师提案:关于正确对待宗教与宗教文化

   2015-03-17 佛艺网59049
核心提示:觉醒法师提交《关于正确对待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建议》佛宝网讯 又到一年两会时,随着佛教界两会代表陆续抵京,关于佛教界现状及未来


觉醒法师提交《关于正确对待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建议》
佛教信息网讯 又到一年两会时,随着佛教界两会代表陆续抵京,关于佛教界现状及未来的种种猜测和愿景,又开始在坊间涌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提交了《关于正确对待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建议》的提案,全文如下:
近年来,由于秉持宗教极端思想而引发的地区冲突和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在国内,宗教极端思想引发的民族矛盾和暴力案件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近几年在新疆、西藏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主要策划者是疆独、藏独势力,而具体实施者大都是一些对宗教教理教义一无所知的被蒙蔽和洗脑的人,恐怖分离势力正是利用了他们的懵懂和无知,来达到破坏稳定、分裂民族、搞乱社会的目的。由此,我们想到了一句古话:正教不兴,邪教肆虐。宗教极端思想的滋生和蔓延,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们对正统宗教作用和力量的不够重视。向全社会客观如实地介绍宗教和宗教文化,积极培植正确的宗教观、文化观,大力提高普通民众对宗教和宗教文化的知晓度、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自觉抵御邪教和宗教极端思想的腐蚀和侵袭,是我们真正发挥宗教应有正能量的积极举措,也是维护宗教权益、预防宗教渗透的正确做法。
为此,我们建议:
一、鼓励和引导正统宗教依法依规、契理契机地宣扬自己的教理和文化。
宗教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均有其重要影响,正由于此,一些抱有特殊目的的宗教极端主义者假借宗教名义,歪曲宗教教义,煽动宗教狂热,制造宗教与民族矛盾。其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的,但其宗教形式的幌子对普通群众和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以致于一些受蛊惑者甘愿作出“奉献”“牺牲”,成为暴恐分子的牺牲品。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提倡和平仁爱,反对暴力极端。宗教极端思想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危害社会,正是因为正统宗教宣传缺失、宗教文化传播不够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那样: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要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正面引导,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二、组织专门力量从事宗教文化理论研究,挖掘和整理其中积极利世的思想内容。
宗教哲学和文化本身蕴涵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世界观与人生观上,宗教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我们要纠正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儒家文化一家的偏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和发展祖国的文化宝库,发挥其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心灵安顿、人格提升等方面的特殊价值,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学术界与宗教界尽管互动交流日益频繁,但是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分散在学术界和宗教界,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不同,界限和壁垒显而易见。倘若由文化和宗教的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学术界和宗教界人士共同开展专题研究,将宗教文化中的精华理念逐一提炼整理,编印出版,既能统一思想和认识,又可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宗教文化部分提供权威的资料,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大学和高中学校尝试开设宗教文化选修课,普及青年学生的宗教文化常识。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代国民教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香港、台湾地区不少学校设有宗教文化课,国外的很多学校也有类似的选修课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五大宗教共存的多民族国家,宗教知识就像民族知识一样重要,对宗教文化的无知和缺乏,势必影响到年轻一代对宗教的正确认知,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其影响千万不可小视。俗话说:“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为了防止青少年因为盲信盲从而误入歧途,甚至沦为暴力恐怖势力利用的工具,还不如给他们提供了解正统宗教和宗教文化的渠道,培植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文化观。
四、结合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传播正确的宗教文化知识。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也在与日俱增。以佛教的节庆为例:目前,“佛诞节”已经广泛为东南亚各国人民所熟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甚至将“佛诞节”作为公众假期与西方的“圣诞节”一样加以纪念。“腊八节”,作为一种更为普遍的民俗正日益受到普通老百姓的重视,不少寺院和社区纷纷在当天熬制“腊八粥”赠送给市民品尝。但是,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更是不甚了了,只知道跟着别人过节,却不知节日所从何来,使得过节的意义大打折扣。倘若我们在欢庆传统节日的同时,能够将其来龙去脉广而告之,让普通民众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从而让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不失为普及传统文化、扩大宗教文化知晓面的积极渠道。
五、规范新媒体的传播内容,避免社会对宗教文化的误解。
当今盛行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制作便捷、发散迅速、传播面宽、受众面广的有利条件,不同背景的人们将自己的好恶尽情发散,其中不乏有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读来很受启迪。但是,一些以讹传讹、片面歪曲的观点同样夹杂其中,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正知正见,甚至很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邪教组织所利用,成为反社会、反人类的宣传工具。为此,需要确立一定的审查机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一些涉及宗教的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不妨委托宗教团体专业人士进行审核。与此同时,对一些宗教团体注册登记的新媒体平台,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在避免直接传教的前提下,积极弘扬正统宗教中有益于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内容,为净化人心、利益社会多作贡献。
觉醒法师谈宗教:僧团没信仰,信众就对你没信心
觉醒法师首先对僧团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春节前夕,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会’,俞正声主席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宗教界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水平’,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
“当前,佛教教职人员队伍中有一部份人已经出现了信仰缺失或者信仰危机,而长此以往下去,恐怕普通信众对僧团也会渐渐失去信心。”
“对于佛教界而言,伴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提升佛教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一条清晰的因果关系,理应成为广大佛教界人士的共识。”
觉醒法师谈雾霾:抑制私欲,避免全球生态持续恶化
柴静制作的纪录片觉醒法师看了两遍,感觉“很受震撼”。他认为,柴静以事件当事人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雾霾课”,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
“用佛经的话说: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生,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
“今天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生态乱象、环境危机,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人类不尊重客观规律,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过度开发、过多消费、大量污染所致。为此,我们只有坚决摒弃人类至尊心理和自我中心主义,摒弃地域利益和物种偏见,树立和平共处、和谐共荣、合力共进的整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和处理业已出现的生态危机。”
“《佛说三世因果经》指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当今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矛盾,都是人类自身的共业或别业所感。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是宇宙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必须维护宇宙生态的总体平衡。只有敬畏因果,抑制私欲,才能避免全球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滑向更加恶化的境地。”
“但愿大家都能树立起‘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心开始,标本兼治,努力克服无始以来的无明与贪欲,树立正信、正念,积极精进、正行,在净化心灵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努力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早日实现人间净土贡献力量。”
觉醒法师谈使命:苦练内功正统宗教应为社会正知正见
近年来,由于秉持宗教极端思想而引发的地区冲突和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觉醒法师感叹:“正教不兴,邪教肆虐。”
“宗教极端思想的滋生和蔓延,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们对正统宗教作用和力量的不够重视。向全社会客观如实地介绍佛教和佛教文化,积极培植正确的佛教观、文化观,大力提高普通民众对佛教和佛教文化的知晓度、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自觉抵御邪教和宗教极端思想的腐蚀和侵袭,是我们真正发挥佛教应有正能量的积极举措,也是维护佛教权益、预防邪教浸透的正确做法。在这方面,佛教教职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苦练内功,悉心钻研,将佛教教义中健康利世的内容以信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起到化导世俗、和谐社会、利益人心的作用。”
“在宣传媒介方面,当今盛行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制作便捷、发散迅速、传播面宽、受众面广的有利条件,不同背景的人们将自己的好恶尽情发散,其中不乏有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读来很受启迪。但是,一些以讹传讹、片面歪曲的观点同样夹杂其中,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正知正见,甚至很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邪教组织所利用,成为反社会、反人类的宣传工具。为此,有关部门需要确立一定的审查机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涉及佛教的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佛教界专业人士有责任进行监督,及时纠偏显正,予以澄清。”
相关新闻:觉醒法师提案:各界参与 切实解决贫困区孩子看书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众号 和 小程序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200035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