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文化  佛像  石刻艺术  敦煌  佛教艺术  佛教  张望  摩崖造像  文化  佛教艺术品 

重拾南郭寺隋塔的记忆

   2013-02-04 697
核心提示:秦州南郭寺隋塔遗迹(赵仰嵃摄于民国九年)  南郭寺西院,古称塔院。为什么叫塔院呢?原来,隋文帝杨坚曾为其母亲,在全国大量修造佛

秦州南郭寺隋塔遗迹(赵仰嵃摄于民国九年)

  南郭寺西院,古称塔院。为什么叫塔院呢?原来,隋文帝杨坚曾为其母亲,在全国大量修造佛塔。当时,建造佛塔的共有80州地,其中240座塔建在寺院里(《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张驭寰著)。第一次建塔共28座,秦州麦积山敬念寺塔为其中之一。第二次、第三次建塔,文献上虽有地名,但没有寺院的名称。佛教经典《法苑珠林》曾载,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曾诏告恒州、兰州、秦州等53州于农历四月八日午时下舍利入函。“秦州重得舍利,函变玛瑙。”据南郭寺塔梁记载,自仁寿二年算起,前后经过16年时间,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四月八日终于完成南郭寺佛塔的建设工作。由于此塔为隋时所建,故称隋塔。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起至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一千余年间,秦州经历了数次特大地震。因此,历史上均有对南郭寺古塔修复的记载。

  民国九年的大地震对南郭寺古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这座古塔残留二级。翌年,时任陇南镇守使的孔繁锦,不但未能就被地震严重毁坏的古塔进行修复,相反,他却将剩余的塔体进行了破坏性的拆除。拆除的古砖大部分用于建造当时的天水造币厂的烟囱外,还有少量古砖散落民间,为民间做镇宅避邪之物。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热爱地方风物人文,传承历史文化的人不乏其人。

  据我市民间蛋雕艺术家赵荣棠先生的回忆介绍,其家族为秦州书香门第。祖父精于篆刻,善书法(《民国·天水县志》)。父亲赵仰嵃经营着当时秦州城里最早的照相馆。民国九年,天水大地震后,南郭寺西塔塔顶被震坏,赵仰嵃为保留古迹形象便对残塔进行了拍照留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郭寺古塔照片的由来终被人忘却,成为一桩无法弄清的公案。以致像《南郭寺艺文录》的编著者王耀先生虽倾其数年心血,编成此书,但其就南郭寺隋塔照片仍以“佚名”论。不少修定地方文史资料的学人亦不知此照片由来。

  丙戌年一日,我市青年书法家刘建平约我就赵荣棠先生蛋雕艺术予以采访。期间,我们就谈及南郭寺隋塔及照片一事。戊子年仲冬,赵荣棠先生不顾八十六岁高龄身体行动不便之情况,亲为我写下了一段文字,予以说明古塔照片由来。我感慨万分,从此也终于了却了这桩公案。

  南郭寺古塔在秦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中有着极其重大的价值。首先,它作为佛教建筑,是研究秦州南郭寺佛教发展的最好物证;也是研究南郭寺古代寺院建筑格局演变、南郭寺古代建筑最好的实物材料,具有重大的文物及考古价值;它历经数次大地震的侵袭,虽有损坏,但其基础地宫及部分塔体仍然能抵御特大地震的考验,是研究古代建筑力学与地震科学、隋唐以后秦州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最好的物证。但是,古塔还是没有了。它的消失,不仅是秦州文化史上的损失,也是中国文化的重大损失。孔繁锦毁塔的劣迹早成为历史,而后世及至今诸如此类毁坏文化、文物古迹者,其后果将使国民们对朴素的佛教文化丧失了最为直接的认识与感悟,而且,也将使人们普遍缺乏对思想、行为的约束,缺乏对人伦、社会秩序、宗教文化信仰及其历史责任等方面的敬畏,成为种种社会矛盾形成的思想根源。

  今天,我由南郭寺隋塔的历史谈及已佚名许久的古塔照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此对诸如赵仰嵃先生,其虽“小为”,但德大焉行迹予以褒扬。他所拍摄的照片,除了帮助我们溯渊久远的南郭寺历史,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千万别忘记身处这段历史时期我们所肩负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由此,我也想到了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秘书长丹青先生,自丁亥年季秋至戊子年孟冬三次莅临南郭寺,为南郭寺厚重的人文历史及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赞不绝口。其《望江南·秦州十唱》词之五这样写道:

  “秦州好,南郭寺藏宝。隋塔无影地宫在,何日塔顶连天遥。紫气佛光照。”

  而且,其又在《附注》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天水的南郭寺历史遗珍不少,原睡佛殿院子里有隋塔一座,初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毁于1920年大地震。昔李白有诗曰‘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诗中的南郭寺当是一大风景,何日这一美景,再现蓝天之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推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众号 和 小程序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20003552号